紧固件详细实验方法

螺栓和螺钉(不含螺柱)成品楔负载试验
本试验可同时测定:
——螺栓和螺钉成品的抗拉强度Rm。
——头与无螺纹杆部或螺纹部分交接处的牢固性。
本试验适用于带或不带法兰面,并符合以下规定的螺栓和螺钉:
——平支承表面或锯齿形表面;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螺纹杆部;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无螺纹杆部;
——无螺纹杆径ds>d2 或ds≈d2;
——公称长度l≥2.5d;
——螺纹长度b≥2.0d;
——栓接结构的螺栓b<2d;
——3 mm≤d≤39 mm;
——所有性能等级。
设备
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/T 16825.1的规定。不能使用自动定心装置,因其对图1和表16所规定的楔垫角度有较大的影响。
试验装置
夹具、楔垫和螺纹夹具应按以下规定:
——硬度:≥45HRC;
——内螺纹夹具的螺纹:按表14的规定;
——通孔直径dh:按表15的规定;
——楔垫:按表15和表16的规定。

表14 内螺纹夹具的螺纹

紧固件表面处理 螺纹公差
表面处理前紧固件的螺纹 内螺纹夹具的螺纹
不经表面处理 6h或6g 6H
按GB/T 5267.1电镀 6g或6e或6f 6H
按GB/T 5267.2非电解锌片涂层 6g或6e或6f 6H
按GB/T 5267.3热浸镀锌、加大攻丝尺寸的螺母螺纹:
——6H; 6az 6H
——6AZ; 6g或6h 6AZ
——6AX 6g或6h 6AX

表15 楔垫孔径和圆角半径(单位:毫米)

螺纹公称直径d d ha,b r1c 螺纹公称直径d dha,b r1c
min max min max
3 3.4 3.58 0.7 16 17.5 17.77 1.3
3.5 3.9 4.08 0.7 18 20 20.33 1.3
4 4.5 4.68 0.7 20 22 22.33 1.6
5 5.5 5.68 7 22 24 24.33 1.6
6 6.6 6.82 0.7 24 26 26.33 1.6
7 7.6 7.82 0.8 27 30 30.33 1.6
8 9 9.22 0.8 30 33 33.39 1.6
10 11 11.27 0.8 33 36 36.39 1.6
12 13.5 13.77 0.8 36 39 39.39 1.6
14 15.5 15.77 1.3 39 42 42.39 1.6
a  按GB/T 5277中等装配系列。
b  对方颈螺栓,该孔应能与方颈相配。
c  C级产品,圆角r 1按下式计算:
r 1 = rmax+0.2
式中:
rmax =(da,max- da,min)/ 2。

表16 楔负载试验用楔垫角度 α

螺纹公称直径 d/mm 性 能 等 级
螺栓或螺钉的无螺纹杆部长度 全螺纹螺钉、螺栓或螺钉无螺纹杆部长度
ls≥2d ls<2d
4.6、4.8、5.6、5.8、6.8、8.8、9.8、10.9 12.9/12.9 4.6、4.8、5.6、5.8、6.8、8.8、9.8、10.9 12.9/12.9
α±30’
3≤d≤20 10°
20<d≤39

头部支承面直径超过1.7d,而未通过楔负载试验的螺栓和螺钉成品,可将头部加工到1.7d,并按表16规定的楔垫角度再次进行试验。
此外,对头部支承面直径超过1.9d的螺栓和螺钉成品,可将楔垫角度10°减小为6°。
试验程序
试件应为经尺寸等检验合格的紧固件。
将规定的楔垫按图1所示置于螺栓或螺钉头下。未旋合螺纹的长度lth≥1d。
对带短螺纹长度栓接结构螺栓的楔负载试验,允许的未旋合螺纹的长度lth≤1d。
应按GB/T 228的规定进行楔负载拉力试验。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,不应超过25 mm/min。
拉力试验应持继进行,直至断裂。
测量极限拉力载荷Fm 。
试验结果
测定抗拉强度 Rm
方法
根据公称应力截面积,As,公称和试验过程中测量的极限拉力载荷,Fm 计算抗拉强度 Rm:
Rm =Fm/As,公称
式中:As,公称=(π/4)×[(d 2+d 3)/ 2]2
式中:
d2——外螺纹的基本中径(GB/T 196);
d3——外螺纹小径,d 3=d 1-H/6;
d1——外螺纹的基本小径(GB/T 196);
H ——原始三角形高度(GB/T 192)。
公称应力截面积As,公称的数值在表4和表6中给出。
技术要求
螺栓和螺钉应断裂在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或无螺纹杆部。
抗拉强度 Rm 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最小拉力载荷 Fm,min,应符合表4或表6的规定。
注:随着直径减小,公称应力截面积与有效应力截面积的差异逐渐增加。当硬度用于过程控制时,尤其对较小的直径,需要提高硬度值,并超过表3规定的最小硬度,以达到最小拉力载荷。
测定头与杆部或螺纹部分交接处的牢固性
不应断裂在头部。
带无螺纹杆部的螺栓和螺钉不应在头与杆部交接处断裂。
全螺纹的螺钉,如断裂始于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,允许在拉断前已延伸或扩展到头部与螺纹交接处,或者进入头部。
为测定抗拉强度对紧固件成品的拉力试验
通则
本试验用于测定紧固件成品的抗拉强度Rm 。
本试验可与规定的试验一并进行。
适用范围
本试验适用于符合以下规定的紧固件: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螺纹杆部的螺栓和螺钉;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无螺纹杆部的螺栓和螺钉;
——无螺纹杆径d s>d 2或d s≈d 2;
——螺栓和螺钉的公称长度l≥2.5d;
——螺纹长度b≥2.0d;
——栓接结构螺栓b<2d;
——螺柱的总长度lt≥3.0d;
——3mm≤d≤39mm;
——所有性能等级。
设备
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/T 16825.1的规定。装夹紧固件时,应避免斜拉,可使用自动定心装置。
试验装置
夹具和螺纹夹具应符合以下规定:
——硬度:≥45 HRC;
——通孔直径dh:按表15的规定;
——内螺纹夹具的螺纹:按表14的规定。
试验程序
试件应为经尺寸等检验合格的紧固件。
螺栓和螺钉试件拧入内螺纹夹具;对螺柱试件应拧入两个内螺纹夹具。螺纹有效旋合长度≥1d。
未旋合螺纹的长度lth≥1d。
然而,当本试验与规定的试验一并进行时,未旋合螺纹的长度lth=1.2d。
对带短螺纹栓接结构用螺栓的拉力试验,未旋合螺纹的长度lth<1d,并应按GB/T 228的规定进行拉力试验。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,不应超过25 mm/min。
拉力试验应持续进行,直至断裂。
测量极限拉力载荷Fm 。
说明:
1——拧入机体端;
2——拧入螺母端;
dh——孔径;
lth——试验夹具中紧固件未旋合螺纹的长度。

技术要求
紧固件应断裂在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或无螺纹杆部。
全螺纹的螺钉,如断裂始于未旋合螺纹的长度内,允许在拉断前已延伸或扩展到头部与螺纹交接处,或者进入头部。
抗拉强度Rm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最小拉力载荷Fm,min,应符合表4或表6的规定。
注:随着直径减小,公称应力截面积与有效应力截面积的差异逐渐增加。当硬度用于过程控制时,尤其对较小的直径,需要提高硬度值,并超过表3规定的最小硬度,以达到最小拉力载荷。
为测定断后伸长率Af和0.0048d非比例延伸应力RPf对紧固件实物的拉力试验
通则
本试验可同时测定:
——紧固件实物的断后伸长率Af;
——紧固件实物的0.0048d非比例延伸应力RPf。
本试验可与规定的试验一并进行。
适用范围
本试验适用于符合以下规定的紧固件: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螺纹杆部的螺栓和螺钉;
——头部承载能力强于无螺纹杆部的螺栓和螺钉;
——无螺纹杆径ds>d或ds≈d;
——螺栓和螺钉的公称长度l≥2.7d;
——螺纹长度b≥2.2d;
——螺柱的总长度lt≥3.2d;
——螺柱拧入基体端应比螺母端承受更高的极限拉力载荷。
——3 mm≤d≤39 mm;
——所有性能等级。
设备
拉力试验机应符合GB/T 16825.1的规定。装夹紧固件时,应避免斜拉,可使用自动定心装置。
试验装置
夹具和螺纹夹具应符合以下规定:
——硬度:≥45 HRC;
——通孔直径dh:按表15的规定;
——内螺纹夹具的螺纹:按表14的规定。
试验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,以避免变形而产生影响测定0.0048d非比例延伸载荷FPf或断后伸长率Af 。
试验程序
试件应为经尺寸等检验合格的紧固件。
将紧固件试件拧入内螺纹夹具。对螺柱试件应使用两个螺纹夹具,螺纹有效旋合长度,至少应为1d。对承受载荷的未旋合螺纹的长度,lth应为1.2d。
注:为达到lth=1.2d的要求,建议采用以下实用的方法:首先,把螺纹夹具拧到螺纹收尾;然后,按相当于1.2d的扣数拧退夹具。
应按GB/T 228的规定进行拉力试验。进行0.0048d非比例延伸载荷,FPf试验时,试验机夹头的分离速率不应超过10 mm/min,其他试验不应超过25 mm/min。
可以直接借助适合的电子装置(如微处理机),或者依据载荷-位移曲线(见GB/T 228)持续测量拉力载荷F,直至断裂。该曲线可以自动绘制,或采用图解法。
为获得较精确的图解测量,曲线的比例尺应使表示弹性变形的直线部分与载荷轴线间的夹角在30°~ 45°之间。